桌上的瓜菜

吃晚飯的時候,盤子中有一味蝦乾煮翠玉瓜。我說,這瓜香港以前是沒有的,近十年才來到我們的飯桌上,媽媽問我怎知道,我說,我就知道。
每次看鬼佬古裝或中國古裝片,古到17-18世紀以前,那些農村生活農民吃的,種的,屋子裏頭堆放的,居然有蕃茄,土豆,玉米,我就很得意,因為我看到錯處。不過,算啦,都是小事。世界越來越小,我們能吃到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,但卻不知道食物的味道是不是越來越好,或是越來越差。每一次和母親出外吃飯,她從來都沒讚許過那一家餐廳的食物好味,在她嘴裏,幾乎全都是難吃的。我在想,她年輕時的食物是怎樣的味道呢?許多人想用時光機回去父母年輕時,是想了解他們多點,而我,則很想吃他們當年吃的食物。母親常埋怨自己年輕時貧窮捱苦,要吃沒吃的,饞壞了,現在年紀大了卻不能多吃。但以我所見她對食物味道的要求,我以為,她年輕時的世代,食物一定比現在的好吃。當中,是因為太姈貴得來不易所以甚麼都好吃,還是,那是一個有機種殖養殖的年代,所以雞有雞味魚有魚味菜有菜味?可能兩種因素都有。我是讀經濟的,雖然讀過的都全忘記了,不過,道理我都懂,大概像愛情一樣,當人的渴求太容易滿足到,就不珍惜,就不美妙,反而心中一直有一份渴望,那才是最珍貴的。我們現在不再了解當年的鬱金香為甚麼可以比黃金貴。當中產都能插上一瓶鬱金香,這花便不再姈貴。當我們想吃甚麼都能吃到,我們便不再珍惜食物。當茶餐廳都賣鵝肝時,我只為那些日夜被填塞的鵝難過,當翠華的晚餐都寫明他們賣的是美國殼飼豬時,食物供應商、餐廳之間的競爭,是越來越割喉了。

PS:
最近我反樸歸真,不求吃甚麼名菜,居然是老饞快餐店的燒味飯豬排飯之類,因為,自知人到中年,腹中有塊去之不掉的肥膏,能吃這些的日子不多了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雞蟲的家庭觀與愛情觀

誤會了

痛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