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和神的吃食

星期日家庭日,講起我們童年的吃食,過年過節那種鼎盛法,今天不能比。想想,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,當你看到大人們以一專注去製節慶食品時,你知道其實不是造給人吃的,是造來拜祖先或神明的。
今日在網上看到的各式煮食烘培心思花巧細節繁複,可是都是造給人吃的,或是做炫技的。本來我就覺得吃食這些很私人,就像我看過甚麼書甚麼電影,剛看了有感想就寫寫,可是特別去回顧又好像不必要。不過,有時做了喜歡的菜也不能自控從俗一下。是的,誰不虛榮。上得facebook又說甚麼私人。我們都是露體狂。
回憶中,所有節慶食品都沒有好吃的,惟一我喜歡的是冬節繭,是惟一不又甜又糯又糊口的粿。外人好像對潮州菜很多美麗的誤會,我們小時候吃的都是極腥的魚,照理沒有小孩會喜歡,也不會喜歡醬菜和白粥吧。
我是從這些食物中體會我鄉下是一個有多窮的地方。
後來,我就學會愛粥,甚麼粥都是喜歡的,咸菜也喜歡了,只有腥的魚不能接受。我猜我們天生不討厭魚,可是到今天都要組織一下心情才可放進嘴,特別是多骨的,那是童年陰影吧。
是的,造拜神食品要專注的啊,做出來才會好。回憶中祖母和母親在造這些節慶食物時都有一份尊敬,發粿發不起來她們都好像會隱隱有點不悅。我是很情願相信這些了,現在,我很願意相信巫術這些了,為甚麼不呢?當現代文明邪惡到這個境界,巫術其實沒有多差。
是的,當男人看AV時,其實我是大量的看飲食節目和blog,這些是我的A片。我說,這些節目到最後一定有吃的一下,那就是高潮啦,不能沒有吃的鏡頭,這是黃金定律。
吃食當然是巫術的一種。
香港人寫的吃食真的就是A片,打真軍的直接,沒情懷沒情調,耐看的好像沒有,寫的好的都是有台風的,這令我很悵惘。我想,喜歡過來人的食評,是因為在平鋪直敘的文字中,我看到一個人對一個回不了去的故地的思慕,這份絕望的思念很感動。
其實,寫食評這些本來就應是淡淡的摻著其他寫進去才好,太出力寫,就是窮餓慣了的人才做的。《浮生六記》都有寫吃食,沈復也很窮,不過他寫得很風流很細緻。
而,其實我們才斷了窮根不過幾十年,有這種風格又好像很正常。
算起來,是不是這樣呢?我們不再虔誠給祖先神明製祭祀食物那個當兒,就是我們剛斷了窮根之時?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雞蟲的家庭觀與愛情觀

誤會了

痛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