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道道
天䁱得有甚麼鬼推我,居然每個星期選讀了兩科中國哲學,兩個老師都說是國學大師的入室弟子,都是隨口說得出一大堆哲學理論,有點偏激,一個和共產黨打交道,另一個痛恨共產黨,堂堂大罵共產黨白痴無腦,兩個都似金庸小說筆下人物,一個想做教主,我覺得似岳不群加尹志平,一個似周百通老頑童其實並不傻。於是明白為甚麼現在的大學為甚麼不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。你要處處講樹立一己榜樣去明德,誰做裁判?那很累呀,當中決不能少了表演成分,總相信負責任有個人風格的老師會有學生愛戴,在年終評分時便能表彰。
其實我不過是想學習道德經。
上了幾個星期,所得如下:
- 道家是沒有「作用層」的,於是要「借用」儒家的學說。我卻是覺得,道家的作用層不應只限於儒家。
- 基督教的實體層與作用層同在一教,那即是Rejoice洗髮水,怪不得方便易用受歡迎。
Comments
不好意思,我很少在別人網上「駁咀」的,但這個第一點我有點不同意呢。《莊子》就是應用層:「德符充」後便能「應帝王」。所以「道」要跟著「德」,原則上也是 Rejoice ;)
狂人
據說道教去到莊子有「逍遙」這種境界,其實我對道教的熱情大概還是只限於道德經。覺得要發展成道教,其實都算太多了,不優雅。